关于《九江市中心城区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增值收益购买电梯综合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征集意见采纳情况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4-10-10 18:30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4-10-1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1714
- 责任部门:
征求意见对象 | 意见建议 | 现场答复 |
业主代表 | 1、保费资金从何而来,动用的维修资金是否会损害业主权益; | “购买电梯综合保险”将采用“捂本用息”方式,使用历年来维修资金累计的增值收益(高于基准利率存储的利息),不动用业主交存的维修资金本金; |
2、对政府该项政策不知情、不了解; | 加大宣传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动员有关企业一起采取“入门户”宣传; | |
3、如何动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购买电梯保险,如何表决; | 业主委员会可通过公示无异议表决方式购买电梯保险,公示期间有业主质疑则转为维修资金使用一般程序进行表决; | |
4、业主无法了解维修资金余额、利息、增值收益,怎么判断可以购买电梯保险; | 市住保中心在加快升级维修资金服务系统,增加余额等查询功能; | |
5、如何选择保险机构,物业是否会和保险公司串联; | 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加大监管力度; | |
6、建议明确公示期限; | 公示期7天 | |
7、维修资金用完了怎么办。 | 根据《试点实施方案》,购买“电梯综合保险”可在小区公共收益、维修资金等中列支。 | |
物业服务企业 | 1、维修基金账户是否公开透明; | 公开透明; |
2、维保单位、保险公司是否会扯皮; | 加大行业管理; | |
3、保险只保维修不保维护,电梯维保单位是否可能重维修轻保养,套取保险资金。 | 保险机构、物业企业有监督权利。 | |
电梯维保单位 | 1、是否强制推行电梯保险; | 不会强制推行购买电梯保险 |
2、三部门如何组织电梯配件定价; | 涉及业务操作方面,按照办法或行业相关规定执行。 | |
3、电梯配件或者维修人员不符合实际要求,维保单位出具正式报告还是便签; | ||
4、协议中对电梯维保企业的义务条款过多,维保单位如果被警告次数多有何影响; | ||
5、协议丁方义务条款里时间设定紧凑,执行困难,且大多单方针对电梯企业; | ||
6、如果保险企业不按时间到场怎么办。 | ||
承保保险机构 | 1、应该建立联合监管制约机制,对参与主体严格监管。 | 考虑建立联合监管制约机制; |
2、在开展宣传工作开始前,对中心城区电梯情况、维修资金增值收益情况全面摸底; | 市住保中心在加快升级维修资金服务系统,增加余额等查询功能; | |
3、保险公司在承保前,委托专家组进行电梯体检,如果电梯存在风险隐患,政府或者小区是否可以对电梯原旧配件进行置换,防止带病承保; | 保险机构权利参照承保合同相关条款执行; | |
4、多方协调,明确电梯常用配件价目清单; | 涉及业务操作方面,按照办法或行业相关规定执行; | |
5、电梯物联网平台搭建及相关投入成本较高,保费方面尽量减少保险企业损失; | 涉及业务操作方面,按照办法或行业相关规定执行; | |
6、如果小区的维修资金增值收益不足,想继续投保电梯,业主及物业可能采取逆选择方式,如何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投保; | 根据《试点实施方案》,购买“电梯综合保险”可在小区公共收益、维修资金等中列支。 | |
7、承保范围仅限电梯维修,电梯维保单位可能存在只维修不养护情况。 | 保险机构、物业企业有监督权利 | |
共性意见 | 1、保费资金从何而来,动用的维修资金是否会损害业主权益; | “购买电梯综合保险”将采用“捂本用息”方式,使用历年来维修资金累计的增值收益(高于基准利率存储的利息),不动用业主交存的维修资金本金; |
2、很多市民对该项政策不知情、不了解; | 加大宣传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动员有关企业一起采取“入门户”宣传; | |
3、如何查询维修基金账户明细; | 市住保中心在加快升级维修资金服务系统,增加余额等查询功能; | |
4、如果小区维修资金增值收益不足,如何购买电梯保险; | 根据《试点实施方案》,购买“电梯综合保险”可在小区公共收益、维修资金等中列支。 | |
5、如何防止小区电梯“带病投保”; | 保险机构可在承保前委托专家对投保电梯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可要求物业先行维修; | |
6、电梯物联网平台搭建成本高,如何推动平台搭建; | 在市监局已有的电梯运行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 | |
7、试点阶段如何确定保险机构承保; | 采取“共保体”方式 | |
8、试点阶段是否有监督制约机制,在推行过程中对各方主体进行监督。 | 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 |
共性建议 | 1、有关部门组件工作协调小组,定期组织多方商讨,建立制约监管机制; | |
2、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企业充分知晓政府这一惠民政策的目的、实施方式; | ||
3、保险协议应兼顾多方利益 |